阅读:90
金属材料冲击试验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核心是 “定期检查、清洁润滑、精准校准",目的是确保设备性能稳定、延长使用寿命,并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。
一、每日维护:聚焦清洁与基础检查
每日试验前后需完成以下操作,及时发现设备表面及基础功能的异常。
外观与区域清洁
用干净抹布擦拭设备机身、摆锤、试样支座等部件,清除表面的灰尘、油污及试样碎屑,避免杂质堆积影响部件运动。
清理试验台及周围区域,确保无障碍物阻挡设备操作或摆锤运动轨迹。
基础功能检查
检查设备电源、数据线连接是否牢固,无松动或破损;若为气动设备,需确认气管无漏气,气压值在正常范围。
启动设备控制系统,查看显示屏、操作按钮是否正常响应,数据采集系统有无报错提示。
手动转动摆锤(断电状态下),感受运动是否顺畅,无卡顿或异响,确认摆锤复位功能正常。
二、每周维护:侧重部件润滑与关键部位检查
每周需对设备易磨损、易卡顿的部件进行针对性维护,预防机械故障。
运动部件润滑
对摆锤旋转轴、试样支座调节螺杆等运动部位,涂抹专用润滑油(按设备说明书选择型号),每次涂抹量以覆盖部件表面薄层为宜,避免过量油污滴落。
润滑后手动活动部件 2-3 次,确保润滑油均匀分布,减少部件间的摩擦损耗。
关键部件状态检查
检查摆锤冲击刃是否有崩裂、磨损,若刃口出现缺口或钝化,需及时更换或打磨修复,避免影响冲击能量传递。
查看试样支座的支撑面是否平整,有无变形或划痕,若支座松动,需用扳手拧紧固定螺栓,保证试样装夹精度。
检查设备防护门的开关是否灵活,门锁扣是否牢固,确保防护功能有效,防止试验时意外开启。
三、每月 / 季度维护:核心是校准与深度检查
周期较长的维护需结合校准和内部部件检查,确保设备性能符合标准要求。
设备精度校准
按设备说明书或相关标准(如 GB/T 3808),使用标准冲击块对摆锤冲击能量进行校准,确认能量示值误差在允许范围内(通常≤±1%),若偏差超标,需联系专业人员调整。
校准试样支座跨距,用卡尺测量支座间距,确保与设定值一致(如 40mm、70mm 等),偏差需控制在 ±0.1mm 以内。
若设备带温度控制功能(如低温冲击箱),需用标准温度计校准箱内温度,确保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≤±2℃。
内部部件与系统检查
打开设备侧盖(断电状态下),检查内部线路有无老化、虚接,接触器、继电器等电气元件有无烧蚀痕迹,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。
检查数据采集系统的传感器(如角度传感器、力传感器),用标准信号源测试其灵敏度,确保数据采集准确,无漂移。
对设备冷却系统(如低温机的冷凝器)进行清洁,用压缩空气吹除散热片上的灰尘,保证散热效率,避免设备过热。
四、长期维护:做好记录与备件管理
建立维护档案
每次维护后,详细记录维护日期、内容、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,例如 “2024.5.10,清洁摆锤轴并润滑,更换磨损的支座垫片",便于追溯设备状态。
备件储备与更换
定期检查易损件库存,如冲击刃、试样支座垫片、润滑油、保险丝等,确保关键备件充足,避免故障时无法及时更换。
按设备使用年限和说明书建议,定期更换老化部件,如密封圈、传动皮带等,通常此类部件的更换周期为 1-2 年。
五、维护禁忌
严禁用高压水枪或腐蚀性清洁剂清洗设备,避免电气元件损坏或金属部件锈蚀。
润滑时不得混用不同型号的润滑油,防止润滑油变质产生油泥,堵塞部件。
非专业人员不得拆卸设备内部核心部件(如传感器、控制系统主板),校准或维修需联系设备厂家或有资质的机构。